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观摩活动总结(共2篇)

时间:2025-04-16 07:26:38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观摩活动总结(共2篇)[本文共10640字]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观摩活动总结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书信吧,书信是人们是人们传递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一种交际工具。写起信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观摩活动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前段时间的观摩学习受益匪浅。第一节课《鼠小弟的小背心》是本次活动中沈月老师的一节绘本课。第一次听绘本课最直接的感受是:新奇、有趣。沈老师的这节课,鼠小弟的小背心是整个故事的中心,所以首先将鼠小弟登场的画面单独呈现出来,通过观察画面解决两个问题:1、这是谁?2、鼠小弟穿了一件什么?在引导幼儿阅读绘本时,把看书、思考的空间留给孩子,让他们充分地思考故事、品味故事、理解故事的内容和体验故事的情感。特别是后面插入了一段有趣的视频,孩子看得津津有味,但又留有了悬念,充分激发了孩子的阅读兴趣。在这一点上沈老师就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直观有效的优点。在这一节课中沈老师善于利用不同的形式鼓励孩子进行表述和操作,让孩子模仿故事中的语言。绘本不仅仅让孩子学会阅读,更让孩子学会观察、想象、推理。

第二节课是夏老师上的《东方之珠》,整节课夏老师紧扣“香港的繁华与美丽”这一主线,围绕香港“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美丽的夜景”进行发散与拓展。清晰的.教学主线,让整个课堂教学变得紧凑,学生能披文入情,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和效率。在教学中夏老师充分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出示了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香港的繁华与美丽;其次通过音频让学生理解“倾听”一词;并通过大量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人流如潮”等词。首先出示群楼图,让学生观察后说说“鳞次栉比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学生观察后自然而然说出“摩天大厦很多,一座挨着一座排列着,很密。”再出示铜锣湾商店图,学生根据画面可以说出从“琳琅满目”可以看出商品多,使人看了眼花缭乱。“人流如潮”说明人很多,铜锣湾真热闹。夏老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视频、音频、图片与文字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把学生带到文字所描绘的情境之中。在一次次的惊叹声中,学生的眼球被深深的吸引,在一次次的朗读声中,感受到对香港的喜爱。

第2篇:

2017年“全区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优秀课例展示观摩评选活动”小结

“平板、手机、互动、远程、云桌面??各种教学信息化的应用,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融合,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同时让全区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沟通。”11月28日—12月1日,在自治区教育厅主办的唯一一项现场课竞赛—2017年全区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优秀课例展示观摩评选活动上,来自全区中小学校144名参赛教师用3天的时间“晒”出了144节精心准备的互动课堂,向前来观摩的近2000名教师、50名评委展示信息技术与语文、数学、英语、文综等10个学科深度融合的应用成果。

在观摩数学课中,有两节课我印象特别深刻,其中一节是南宁二中的数学课“函数y?sinAx?cosBx”的周期,这本是课本上没有的内容,但是这节课通过计算、猜想、验证、总结,培养了学生的逻辑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归纳能力等。深刻的讨论了这种函数的周期,在这节课中运用了几何画板用来验证学生的猜想,简单方便。

另一节让我印象深刻的课是“立体图形的三视图”,运用信息技术让立体图形变得很直观,同时也没有忘记对学生的想象能力的培养。在上课的过程中用到了PPT、希沃软件、智能黑板等一体机的模式,但是也没忘了这是一节数学课,而不是一节信息技术科。对于数学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培养也做到了。所有的好课在运用了信息技术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意识,在信息技术在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

观摩课后,听课老师们的开展了评课议课的活动,通过讨论大家进一步明确了:信息技术营造教学氛围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不是仅仅把信息技术作教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正是21世纪创新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品质。

最后,观摩活动圆满结束,我更加的深刻的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是改变传统教学结构、是符合教育改革未来走向的。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需要恰当地选择信息媒体,并灵活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我们的高中数学语课堂才能更加的灵动,才能求得最佳“教”和“学”的效果。

“平板、手机、互动、远程、云桌面??各种教学信息化的应用,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融合,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同时让全区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沟通。”11月28日—12月1日,在自治区教育厅主办的唯一一项现场课竞赛—2017年全区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优秀课例展示观摩评选活动上,来自全区中小学校144名参赛教师用3天的时间“晒”出了144节精心准备的互动课堂,向前来观摩的近2000名教师、50名评委展示信息技术与语文、数学、英语、文综等10个学科深度融合的应用成果。

该项活动已经举办了15届,本次活动以“聚焦课堂、聚力创新”为主题,分小学组和中学组,最后专家评委共评出一等奖42个,二等奖70个,三等奖30个。

此次活动对进一步推进我区中小学课程改革,加快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有利于我区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者相互交流与提高。

晒课老师说:信息技术营造教学氛围

南宁市锦华小学的覃秀丽老师与金城江六小的学生们一起进行了以“北京五日游”为题的互动课堂展示。展示中,覃秀丽老师利用多媒体同步传输,将讲解的内容实时显示在学生手中的平板设备上,学生可在平板设备上完成资料查询和练习操作,并在多媒体设备上向大家展示练习成果。

“军号嗒嗒嗒吹,来了游击队,革命红旗迎风舞呀,奋勇杀白匪??”玉林市玉东新区石棠小学音乐老师李兆美带来的音乐课《小号手之歌》,李兆美熟练地使用电子白板插播音乐,用聚光的效果把四分、八分休止符的停拍圈起来,并使用播放器上的“硬笔”功能在白板上进行重点分析。

同样,信息技术创新给美术教学带来手绘达不到的效果。河池市金城江区第三小学美术老师兰冬麦在执教的小学六年级美术《壮锦图案》一课中,通过播放视频直观地向同学们展现出壮锦的美。兰冬麦介绍,她首先用手机拍摄关于壮锦的图案上传到微课,帮助学生观察图案,课堂上利用电子白板的聚光灯,交互白板组合、复制、粘贴,短短几分钟一幅完整的壮锦图案就创作好了。学生还可以根据微课进行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习效率。

兰冬麦说:“以前老师示范绘画最少要十分钟,现在利用信息技术只需两分钟, ……此处隐藏6072个字……了。而且又加上了肢体语言,本人也一改平时的风格,变得有激情了。孙雪的《百分数》一课,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媒体,清楚直观地展示百分数的意义与用法。数学语言准确,没有多余的话。胡嘉茵的音乐课《公鸡与母鸡》媒体设计与使用也恰到好处,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当然,这次的课,因为我们过于强调数字资源的应用,也是初次使用,存在了顾此失彼的现象。有的是为了应用而应用,过于重视形式,而忽略了敲到好处。下面我就结合这阶段随堂听课发现的问题,强调几点我们教学中应注意的地方。

1、关于教学目标的问题。天天备课,第一项就是确定目标,但真正用心研究目标的确定,研究目标如何落实了吗?目标的确定一定依据课标中对本学科、本学段的要求来。每节课之前思考、回答这样几个问题:学什么?(知识目标)为什么学?(能力、情感目标)怎么学?(学习方法)上完这节课你再反思几个问题:学生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提高?一句话就是,“进来以前和出去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变化?”你确定的目标都达成了吗?原因在哪?你想一下,有没有孩子一天天混,来和没来一样?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认真备课,深入钻研教材,教学目标烂熟于心,课上才会游刃有余。

2、面向全体,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关注全体学生,是我们一直以来的追求。但我们的课上,学生参与面太小了,少得可怜。学生的学习兴趣哪里来,只有互动、参与其中才能收到最大化的效率。现在的状况是只有几个优生异常活跃,紧随老师的思维,学得非常好,而其他的就是默默的观众,有的存是看热闹。

教师一定让位给学生,课堂上,学生是主体,让学生多参与,不能包办代替。学生听与自己经过思考后地说是不一样的,印象会更深。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3、教师要加强基本功训练。包括教师的板书、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评价提升能力、

组织课堂能力等等。出去听课给我一个感受,做课教师的粉笔字都特别漂亮。教师有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很为自己加分的。开腔一说话,一朗读,教师的素质一目了然。教师语言要规范、严密。备详案,临时组织语言势必条理不清。再说教态,举个例子吧,上周到永红小学我听了陆晓秋老师的一节音乐课《噢,苏珊娜》,是美国乡村音乐,西部牛仔风格,师生互动,全情投入。教师用激情点燃激情,师生融为一体,一起玩,一起唱、一起跳,在愉悦的氛围中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反思一下,我们是不是和学生的距离远,有些师道尊严呢?音乐课就是快乐的课堂,孩子多开心,他会对下一节课充满期待。 再重点说老师的评价,评价语言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判断对错;总结提升;引导点拨;表扬激励。根据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要有正确的评价。不要总重复学生的回答,尤其是错误的答案,更不能重复,会起到错误的导向作用。对期望学生回答到什么程度,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评价。

4、学生的学习习惯很成问题。一堂课展示的是平时每节课留下的印记。付出多少,收获多少。突出问题是学生的表达能力不强,是普遍现象。学生不会有条理地回答,不能清楚、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声音不洪亮,含在嗓子里,不会倾听别人的回答,缺乏尊重。合作学习没规矩,不会自由读文、不会默读、齐读就唱读,不会思考、不会提有价值的问题。

学生的学习状态、精神面貌。面无表情,即使音乐课,到前边表演、展示,也是木呆呆地。很不舒服,丧失了儿童的天性。这都要训练,要求,引导。如果教师一天总是面无表情或是沉着脸,孩子也会受感染的。

5、准确确定知识的生成点和能力训练点,要扎实训练。常规的数学学科的计算、分析问题、画线段图等能力,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要根据内容,去训练,功到自然成。

6、细节问题。教学传统的、常规的东西不能丢。上课没有教材。教材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媒介、桥梁。除体育课,不论什么课,桌上都必须有教材,循环使用的教材不能没有,俩人用一本太费劲,一人一本。语文数学更不能没有。教材上的文字是要学生读的,教材不是摆设,不但要有,还要用。板书也是必须的。不管什么课,课题你要出示给学生,要让学生知道这节课要学的是什么。有了电脑,板书就忽略了,不行。数学课的重点要在板书上体现、讲授,不能在电脑上演示一遍就过去,板书的学生印象会更深。重点知识、高度凝练的词要板书。桌椅摆放乱,黑板脏、乱,不干净。

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

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说起来好象很容易,真正做到却很难,但正是在这样一个追求的过程中,我们的专业水平才能得到提高,心胸也变得博大起来,同时才能够真正享受到教学作为一个创造性活动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

阿城区回民小学 2014年11月

2017年贵港市市直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

深度融合优秀课例现场展示观摩评选活动

在达开实验小学举行

10月10日—11日,2017年贵港市市直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优秀课例现场展示观摩评选活动在贵港市达开实验小学顺利举行。来自贵港市市直两所学校的12名教师选手为观摩教师呈现了一节节精彩纷呈的教学课例。。

本次比赛,分两个赛场进行。参赛课例涉及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美术科目,参赛教师大胆创新,将新媒体新技术有效融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的便捷性和直观性,巧妙营造学生学习和师生互动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精神,体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在内容与形式上的深度融合。各组各学科参赛课例各具特色、亮点纷呈。

通过本次活动,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效性及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的实效性,优化了教学过程,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经过两天的紧张角逐,本次评选活动获奖名单如下:

语文: 贵港市东湖小学覃海嫦老师的《秋天的雨》荣获一等奖; 贵港市达开实验小学林霜媚老师的《伯牙绝弦》荣获二等奖; 贵港市达开实验小学邓莉辉老师的《富饶的西沙群岛》荣获二等奖; 数学:

贵港市东湖小学覃冬梅老师的《平移》荣获一等奖; 贵港市东湖小学陈文霞老师的《画角》荣获一等奖;

贵港市达开实验小学徐绍媛老师的《认识除法》荣获二等奖; 贵港市达开实验小学韦璇老师的《认识周长》荣获二等奖; 贵港市达开实验小学吴思孜老师的《认识乘法》荣获二等奖。 英语:

贵港市达开实验小学黎阳老师的《Unit 5 Dinner’s ready --- B.Let’s learn》荣获一等奖; 美术:

贵港市达开实验小学谭凯妮老师的《魔幻的色彩》荣获一等奖,

贵港市达开实验小学叶思老师的《前前后后》荣获二等奖, 信息技术:

贵港市达开实验小学黄丽珊老师的《画出碧水蓝天》荣获二等奖。

数学科赛课师生课堂活动

信息技术赛课活动现场

语文科的评委

英语科、美术科、信息技术科选手及评委现场合影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观摩活动总结(共2篇)[本文共1064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