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文化

班组建设典型案例(精选多篇)

时间:2024-08-09 06:15:10
班组建设典型案例(精选多篇)[本文共16364字]

凝练“三种精神” 建设一流班组

********调度控制中心配网抢修指挥班

********调度控制中心配网抢修指挥班是一个由10名青年员工组成,充满活力的年轻班组。主要负责全***市1.58万平方公里、410万电力客户的配电网抢修指挥工作。自2014年1月成立以来,我们班以凝练“三种精神”为载体,以“青年创新工作室”为牵引,通过班组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质量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有效激活了班组这个企业的“细胞”,提高了班组生产和管理水平,成为一支勇于创新、善打硬仗的一流班组。先后获得“******省公司优秀创新工作室”、“***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等荣誉。

一、努力超越,勇攀高峰的学习精神

我们班的努力方向是把班组打造成一个学习型组织。班组提出愿景:“打造一流的高素质团队,让人人成为创新能手”。我们成立了******省公司第一个以“青”字号命名的“万强青年创新工作室”,在班长带领下,班里开展“三个三”人才培养模式,即:三个贴近、三个适应、三个延伸。三个贴近即:贴近本职、贴近专业、贴近工作。三个适应即:与配电网的发展相适应、与专业理论相适应、与承担的任务相适应。三个延伸即:向完成抢修任务延伸、向相关知识延伸、向未来配电网发展方向延伸。具体实施“一人一课题、一师带一徒、一岗一轮换、一周一主题”的四个“一对一”学习法,极大地激发了全班学技术、练技能、 1

搞创新的积极性。我们班成员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全面掌握了《配网异常及事故处理管理执行文件》、《配网检修工作票管理规定》等相关配网专业技术知识,为各项工作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同时,我们班始终坚持有目的培养青年职工,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每逢公司开展技术攻关,班里都选派青年职工参与。攻关课题结束时,参加人员必须撰写论文或技术报告,参加论文评比。自觉、自发、自主学习已成为我们班集体和个人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仅2014年就有17人次完成qc成果12项,11篇技术论文参加公司的论文交流。班长万强不仅自己具有高超的配电网抢修指挥控制技能,对自己的“绝活”也毫不保留,主动向年轻职工传授技艺。他编写的《缩短配网故障停电时间》、《缩短配网临时操作票出票时间》两本qc成果册,成为配网抢修过程中解决难题的“金钥匙”。

二、追求卓越,打造精品的创新精神

“追求卓越,勇攀技术高峰,打造精品”是我们班的重要特征。我们结合班组实际,鼓励班组成员立足岗位,持续创新,大力开展“集体研讨、相互学习、举一反三”活动,形成了追求卓越,努力打造精品的浓厚氛围。

我们班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在配网发生故障时,对故障点柱上的开关快速进行定位分析。公司为我们定下了每次故障定位时间≤60分钟的质量目标。但通过对2014年1月至6月的故障点柱上开关定位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定位的平均耗时达到了79分钟/次,没有达到标准,班组的生产质量存在着隐患。面对

困难,我们班深入分析查找原因,并籍由我们班倡导的“经验交流传帮带、一专多能促成才”活动,深入公司相关部门、班组进行调研,获取了交叉配合专业的实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标准对照,最终确认了产生问题的3个主要原因。

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班多次召开“你说我听大家谈”主题班会,集思广益,制定措施。综合运用“tpm”法,“统筹”法,自动化等手段,及时掌握线路联接关系,缩短审核故障点柱上开关线路图时间。同时,引入“5s”质量管理办法,优化抢修指挥流程,缩短确认非低压用户故障时间。通过对2014年7至12月的213次故障点柱上开关定位时间进行效果检查,定位时间达到了平均52分钟/次。2014年,经过公司制度性的推广和成果转化,故障点柱上开关定位时间进一步稳定在50分钟/次,有力地提升了配网故障处理的效率,减少了每次事故的停电时间,年均创造经济效益100余万元。这一成果也获得了2014年“中电联(第五届)全国电力行业职工创新成果二等奖”,并在全国进行推广。

三、凝聚人心,和谐奋进的团队精神

我们班是一个和谐奋进的团队,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发展。我们深入推行内部事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充分尊重员工、关爱员工、凝聚人心,促进了班组与企业、班组与员工的和谐。我们班充分认识到班会的作用,通过班会进行有效沟通,促进班组工作顺利开展。我们班明文规定班长必须每日召开班前班后会,每月月初召开工作布臵会,月中召开检查工作会,月末

召开总结工作会及每月一次的全体员工会议,凡是班内建设、技术改造或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问题,都提前向每个员工征求意见,并在全体员工会上通过员工讨论形成一致的意见,并严格按照计划、开始、扩展、回收、结论、追踪七步执行程序进行落实,确保会议收到良好的效果。班长在适当时候对工作进行总结,表扬先进,鼓励后进。这一套有效的沟通机制,如同班组工作的粘合剂、润滑剂,激发了全体成员做好本职工作的积极性。

我们班有不少参加工作一、二年的青年员工,有人认为他们的专业技术素质和职业心理素质都不成熟,对于工作还难以胜任,一些年轻的员工为此背负了沉重的心理压力。我们在提升青年职工专业素质的同时,创建了“阳光访谈室”(心理舒缓中心),了解青年员工思想工作生活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解决实际困难,使青年职工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大家的心贴得更紧了,心更齐了,都能自觉地服从班组的整体利益,主动加班开展技术攻关成为了大家的经常行为。

创新无止境。我们将继续加强班组建设,提高班组管理水平,进一步凝聚“三种精神”,发挥“青年创新工作室”的模范带头作用,用一流业绩为电网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典型案例

《社会主义新农村典型案例》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我见

指导教师纪爱真

年级学院专业班级2014级法学院边防管理专业 姓名学号巴达荣贵20144120140746号 联系方式1872479882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胡锦涛同志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是,目前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也还没有根本改变,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也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因此,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进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意义重大。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是其重要 ……此处隐藏12331个字……实习1年。顶岗实习前,专业教师负责考察顶岗实习单位,选择生产技术在当地有示范引领作用,管理规范并有利于学生就业和创业的养殖场、饲料加工营销企业、动物医院为顶岗实习企业。根据顶岗实习企业的生产特点,安排顶岗实习内容:学会牛羊、猪、鸡的饲养管理技术;学会牛羊、猪、鸡的常见病的诊断及防治技术;学会企业经营管理技术。顶岗实习期间由企业技术人员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技术指导,学校定期派专业教师进行检查和指导,协调解决相关问题,确保顶岗实习顺利完成。顶岗实习结束后,学生要交回学校由企业填写考核情况并盖章的《固原农校顶岗实习手册》、顶岗实习总结和专题报告,由专业教师批改打分按比例给出顶岗实习成绩,顶岗实习成绩不及格不得毕业。顶岗实习期间的管理完全按企业管理进行,分工明确,任务到人。部分学生在顶岗实习结束前就能独立进行

生产,有的学生还提前在顶岗实习企业就业。通过顶岗实习的锻炼,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和生产实践有机的结合,同时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和教育,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奠定坚实基础。

三、学会三大技能(动物疾病防治技能、动物生产技能、畜产品与饲料营销技能),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奠定基础。通过三个实训平台(基本技能实训平台、专业技能实训平台、上岗实训平台)和三轮循环(第一轮循环是企业见习、第二轮循环是到企业教学实习、第三轮循环是顶岗实习)的训练,使学生学会了常见动物牛羊、猪、鸡的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技能;学会了常见动物牛羊、猪、鸡的生产和管理技能;学会了畜产品与饲料加工和营销技能。三大技能的掌握使我校畜牧兽医专业的毕业生有了就业和创业的坚实基础,近些年我校畜牧兽医专业的毕业生普遍受到社会和企业的欢迎,部分毕业生已成长为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展现了畜牧兽医行业人的风采。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由于行业特点,畜牧兽医生产企业不太愿意接收学生工学结合实训。实训期间的安全是最大的问题,企业担心学生实训期间发生安全意外,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和麻烦。其次工学结合实训给企业生产造成损失和管理成本加大。为改变目前现状,我们应努力探索工学结合实训的切入点,加强校企合作,同时呼吁政府给接收工学结合实训的企业给予优惠政策,使工学结合实训达到双赢。

2.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在工学结合实训中,和企业多接触、多沟通,注意处理好和企业的关系,协调好企业对学生的管理,使学生在工学结合实训期间即学到知识又逐步适应企业的管理和生活。

3.严格管理,强化安全。工学结合实训期间学生安全是校企双方共同关注的焦点,一定要加强学生安全教育,严格学生管理,责任到人,确保工学结合实训期间学生安全。

第五篇: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典型案例

“企社共建” 探索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新模式

2014年以来,叙永县震东乡永兴村构建“企社共建”这一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新载体,使学习由传统的单向灌输转变为高效的多方联动,切实提升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学习效果,并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

一、 背景与起因

由于受区位条件、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制约,震东乡永兴村干部们白天处理村社事务,晚上看电视成了唯一选择,再加上村级干部重实干轻理论、重实践轻学习的现象普遍存在,学习观念相对淡薄。因此转变学习观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切实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成为震东乡永兴村正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再加之永兴村企业数量较多,村民时常会与辖区企业涉及一些矛盾纠纷,甚至出现阻工等现象。后经灯盏坪煤矿党支部与永兴村党支部商议,达成一致建立以“企社共建”为载体的共同学习、互利的新型学习型党组织。

就此,该学习型党组织围绕创新团队学习主题,设计“企社共建”载体,运用“企社共学”、“以讲促学”、“以写促学”、“寓教于乐”等学习方法,不断增强学习的压力和兴趣,有效实现了“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使学习内化为村干部的自觉选择,使主动学习在广度乡蔚然成风。市县组织部多次调研了该乡“企社共建”的做法。

二、做法与经过

企社互动--拓展学习对象。“企社共建”成立于2014年初,是原先村党支部“升级版”,升级后的“企社共建”扩大了参与面,参加

范围包括村四职干部、大学生“村官”、 企业党支部成员、企业职工等同时还邀请当地的部分村民参加。学习型党组织每周安排一个晚上在村公所开展学习活动,经常性、高频率地让干部“讲”、让干部“说”。让干部“听”,还要接受台下其他党员群众的提问。加强学习的压力和动力。活动开展以来,每月编辑一期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快报。“企社共建”已经成为震东乡乡村党员干部耳熟能详的话题,初步形成了干部一体、干群相融互动学习的局面。

专家导学--丰富学习内容。每次确立一个主题,内容包涵当前乡政府的中心工作、企业、村社的难点热点问题,学习内容丰富充实,不但有基层组织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和社会焦点问题,还有各个层次对各自工作、学习心得的经验性介绍和对问题性的剖析与求证,确保各类学习对象有合适的学习内容。主要采用“请进来”的方法,灯盏坪煤矿拔出专项资金,为不同层面和类别的人群购买了一大批好书,并针对山区群众缺技术、少指导的实际,专程邀请相关部门专家到村活动室甚至田间地头为农民群众因地制宜讲解致富信息、开展技能培训和解答生态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疑难杂症。乡村论坛的干部群众通过这个学习和锻炼的平台,基本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寓乐于学--拓宽学习方式、地点。为了增加学习对干部的吸引力,变换学习地点,开展各种趣味学习,通过寓乐于学的方式,变满堂灌为娱乐学,大大增强了学习的兴趣,让学习成为轻松、快乐的事。通过学习既增加了趣味性又增强了大家的协作与团队精神。

三、成效与反响

震东乡永兴村的灯盏坪永兴村学习型党组织“企社共建”已成为市级学习型党组织示范点。

一是“主讲”引学,营造了“学习兴趣浓、发展思路清”的氛围。每次学习会之前精心准备学习内容,认真学习,认真笔记。做好总结,并将所学运用到工作实践中。

二是“经验”导学,确保了“学、说、干、想”的无缝对接。学习型党组织不仅要扩大干部群众的知识覆盖面,而且要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是“团队”共学,推动了全乡重点工作大幅提高。适应了不同干部的兴趣需求,真正激发了学习的动力,提高了个体学习的主动性,同时注重“团队”共学作用,做到了“学习讨论一个都不少、发展进步大家齐加油”,活动中的互动环节,既增加了趣味性又增强了大家的协作与团队精神,大大提高了干部群众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成了山区乡镇各项工作进步的助推器。

四、探讨与评论

震东乡永兴村开展“企社共建”已形成有效机制,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关键是要根据不同团队的自身特点,设计相适应的学习方法,加上以制度形式巩固深化并长期坚持,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网推荐其他范文:

校园信息化建设典型案例

班组文化建设案例分享

班组建设典型经验管理办法

李果庄班组建设典型经验

班组建设典型经验编写模板

《班组建设典型案例(精选多篇)[本文共16364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