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团市委青年人才工作交流材料
营造环境 拓宽渠道
扎实做好青年人才工作
——共青团潜江市委
青年人才是国家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后备力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需要大批的青年人才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抓紧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新世纪的合格人才,构建有利于青年人才成长发展、脱颖而出的工作机制,是共青团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我们按照市委人才强市战略的要求,把青年人才开发作为工作重点,通过抓典型、抓载体、抓平台、抓机制,努力营造青年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不断拓宽培养青年人才的渠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抓典型,努力为青年人才的脱颖而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青年人才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各方面的重视和关注。近几年来,我们通过评选先进典型、加大宣传力度、改善人才成长环境等方式,在全社会营造了关心、爱护、支持青年人才的良好氛围。一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表彰活动,树立一大批青年典型。近年来,我们连续几年开展了“十大杰出青年”、“十佳青年再就业明星”、“十佳青年致富能手”、“青年农民百业产业大王”、“青年干部建功立业标兵及先进个人”、“优秀青年志愿者”、“优秀团干部”、“优秀少先队辅导员”、“青年岗位能手”、“新长征突击手”等奖项的评选,在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领域选树典型,为广大青年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在全市掀起了比学赶超的热潮,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我们与《潜江日报》、潜江电视台联合开办了《青春在明星市闪光》、《昨日明星 今日栋梁》专题栏目,在共青团网站上开辟了“青年人才工作”论坛,通过这些大规模、有影响的宣传报道青年人才创业的事迹,讨论如何建立、寻找有利于青年成才的环境、途径等,展现青年风采,反映青年呼声,传递社会需求,促进青年成才,营造处处需要人才、人人皆可成才的舆论氛围,激发带动了更多的青年发奋成才。
二、抓载体,在丰富的实践中培养造就高素质的青年人才
近年来,我们以丰富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不断提高青年的职业技能,引导广大青年在回报社会和服务人民的实践中自觉奉献、增长才干。
1、深入实施“青年致富行动”。在农村,各级团组织结合青年致富行动的开展,抓好“四个带头人”(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头人、农业科技知识传播人、农产品营销带头人、农村青年创业带头人)的培养,通过领办科技推广项目、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等有效形式,带动广大农村青年走上了致富成才的道路。近几年来,各级团组织共举办各类农技培训300多场次,培训青年农民15000人次,在团组织的大力培养、扶持下,全市涌现出了一大批青年致富人才,3人(次)分别荣获全省1998、2014、2014年十大杰出青年农民称号,2人被评为全国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16人(次)获得全省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全省农村青年“产业大王”、全省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荣誉称号。
2、大力实施创业行动。近几年来,各企业团组织深入开展导师带徒、“五小攻关”、技术比武、争当青年岗位能手等一系列岗位实践活动,有效地提高了青工技能素质,激发了广大青工立足岗位、建功成才的积极性,培养了一大批有知识有技能的复合型青年劳动者,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近五年来,全市涌现出新长征突击手1000多名,青年岗位能手100名,30名青工荣获“全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3名青工被评为全省“优秀青年卫士”,1名青年被评为2014年“全省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今年,我们又根据我市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大力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并确定了五年内培养青年高级工200名,青年技师20名,青年高级技师8名的工作目标,以办事业的思路来加强和提升青工技能。
3、不断推进科技创新行动。一是努力强化服务职能,积极引导和帮助青年科技人才通过开展科技攻关、课题研究等形式参与经济建设。在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同时,培养了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如潜江制药、华盛铝电科技攻关小组发挥人才优势,攻坚克难,近几年累计完成科技攻关课题180余件,为企业创造效益近千万元,28项课题分别荣获省级科技创造二、三等奖及科技重大成果奖。潜江制药集团滴眼剂车间qc小组科研成果“降低f57-a灌封机灌封空漏率”在2014年全国医药质量管理小组成果发表交流会中荣获一等奖及最佳制片奖。二是广泛开展青年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少先队组织广泛开展“启明星”科技活动,各学校团组织也通过科技讲座、科技知识竞赛、小发明、小制作竞赛等形式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科技交流和科技发明,培养了青少年科技创新的意识和能力。2014年,团市委联合有关单位在全市开展了“长江路桥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大赛历时3个多月,收到作品405篇,评选产生了一至三等奖作品134篇,其中有20项作品获得了国家专利局颁发的专项受理书和专利号,此外,在竞赛中获奖的4名教师和学生的专利项目于2014年11月在福建省石狮市参加了首届“海峡两岸高新技术博览会”。通过此次比赛,促进了大批青少年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4、深入开展青年干部建功立业行动。1998年,团市委和市委组织部联合开展青年干部建功立业活动,全市1000多名青年干部踊跃参加,立足岗位,扎实工作,奉献自我,开拓创新,充分展现了我市青年干部不怕困难,敢打硬战,勇于接受磨练和挑战的无畏风彩。周厚军等十位同志被评为“青年干部建功立业标兵”,三十名同志被评为“青年干部建功立业先进个人”,一大批优秀团干部脱颖而出,部分优秀青年干部走上了各级党政领导岗位。
5、广泛开展“一助一”活动。我们在市直团组织和青年企业家中广泛开展“一帮一”、“一带一”、“一助一”活动,加大政策服务、项目带动、资金支持等方面的力度,扶持青年兴企领头人创办微型企业,引导下岗失业青年走自主创业之路,加强对下岗失业青年的就业培训和服务,为他们实现再就业创造条件。今年,团市委又依托青年文明号,全面启动了“创岗助业”行动。号召青年文明号集体为企业下岗青工的再就业和创业提供资金、信息、岗位支持。
6、扎实推进素质拓展计划。学校团组织以素质拓展为核心,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促进了青年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市文昌中学团委积极引导学生刻苦学习现代科技知识,进行发明创造,增强了学生科技意识,开展“读名著、品名画、学名人、赏名曲”的活动,提高了学生艺术素养,实验中学团委以团校为阵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潜江中学团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在服务社会中增长实践能力。浩口中学团总支成立了读书俱乐部,在学生中广泛开展评选读书明星、举办读书征文等活动,提高了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卫校、技校等单位以职业教育为重点,锻炼学生职业技能。在团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几年来,全市有多名学生被评为省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
7、切实抓好基层团干部队伍建设 ……此处隐藏13246个字……年中心依托镇劳管所创办、下设青年职介信息室、青年技能培训基地、青年科技致富基地,迄今已发布求职信息25条,举办劳务知识和法律法规培训3期,举办各类青工技能培训3期,举办农技实用技术培训12期,共培训青年农民2014余人次,有效服务了当地青年学知识、学技能、想成才、想致富的需求。青年中心的成立,为广大青年成长成才提供了新的平台。
第四篇:团市委青年人才工作交流材料
团市委青年人才工作交流材料
青年人才是国家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后备力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需要大批的青年人才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抓紧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新世纪的合格人才,构建有利于青年人才成长发展、脱颖而出的工作机制,是共青团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我们按照市委
人才强市战略的要求,把青年人才开发作为工作重点,通过抓典型、抓载体、抓平台、抓机制,努力营造青年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不断拓宽培养青年人才的渠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抓典型,努力为青年人才的脱颖而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青年人才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各方面的重视和关注。近几年来,我们通过评选先进典型、加大宣传力度、改善人才成长环境等方式,在全社会营造了关心、爱护、支持青年人才的良好氛围。一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表彰活动,树立一大批青年典型。近年来,我们连续几年开展了“十大杰出青年”、“十佳青年再就业明星”、“十佳青年致富能手”、“青年农民百业产业大王”、“青年干部建功立业标兵及先进个人”、“优秀青年志愿者”、“优秀团干部”、“优秀少先队辅导员”、“青年岗位能手”、“新长征突击手”等奖项的评选,在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领域选树典型,为广大青年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在全市掀起了比学赶超的热潮,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我们与《潜江日报》、潜江电视台联合开办了《青春在明星市闪光》、《昨日明星今日栋梁》专题栏目,在共青团网站上开辟了“青年人才工作”论坛,通过这些大规模、有影响的宣传报道青年人才创业的事迹,讨论如何建立、寻找有利于青年成才的环境、途径等,展现青年风采,反映青年呼声,传递社会需求,促进青年成才,营造处处需要人才、人人皆可成才的舆论氛围,激发带动了更多的青年发奋成才。
二、抓载体,在丰富的实践中培养造就高素质的青年人才
近年来,我们以丰富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不断提高青年的职业技能,引导广大青年在回报社会和服务人民的实践中自觉奉献、增长才干。
1、深入实施“青年致富行动”。在农村,各级团组织结合青年致富行动的开展,抓好“四个带头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头人、农业科技知识传播人、农产品营销带头人、农村青年创业带头人)的培养,通过领办科技推广项目、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等有效形式,带动广大农村青年走上了致富成才的道路。近几年来,各级团组织共举办各类农技培训300多场次,培训青年农民15000人次,在团组织的大力培养、扶持下,全市涌现出了一大批青年致富人才,3人(次)分别荣获全省1998、2014、2014年十大杰出青年农民称号,2人被评为全国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16人(次)获得全省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全省农村青年“产业大王”、全省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荣誉称号。
2、大力实施创业行动。近几年来,各企业团组织深入开展导师带徒、“五小攻关”、技术比武、争当青年岗位能手等一系列岗位实践活动,有效地提高了青工技能素质,激发了广大青工立足岗位、建功成才的积极性,培养了一大批有知识有技能的复合型青年劳动者,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近五年来,全市涌现出新长征突击手1000多名,青年岗位能手100名,30名青工荣获“全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3名青工被评为全省“优秀青年卫士”,1名青年被评为2014年“全省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今年,我们又根据我市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大力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并确定了五年内培养青年高级工200名,青年技师20名,青年高级技师8名的工作目标,以办事业的思路来加强和提升青工技能。
3、不断推进科技创新行动。一是努力强化服务职能,积极引导和帮助青年科技人才通过开展科技攻关、课题研究等形式参与经济建设。在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同时,培养了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如潜江制药、华盛铝电科技攻关小组发挥人才优势,攻坚克难,近几年累计完成科技攻关课题180余件,为企业创造效益近千万元,28项课题分别荣获省级科技创造二、三等奖及科技重大成果奖。潜江制药集团滴眼剂车间qc小组科研成果“降低f57-a灌封机灌封空漏率”在2014年全国医药质量管理小组成果发表交流会中荣获一等奖及最佳制片奖。二是广泛开展青年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少先队组织广泛开展“启明星”科技活动,各学校团组织也通过科技讲座、科技知识竞赛、小发明、小制作竞赛等形式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科技交流和科技发明,培养了青少年科技创新的意识和能力。2014年,团市委联合有关单位在全市开展了“长江路桥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大赛历时3个多月,收到作品405篇,评选产生了一至三等奖作品134篇,其中有20项作品获得了国家专利局颁发的专项受理书和专利号,此外,在竞赛中获奖的4名教师
第五篇:漳平团市委推进青年人才服务品牌
漳平团市委突出服务青年人才成长
漳平团市委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突出服务青年人才成长实践重点,立足实际,扎实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一、抓典型。在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充分挖掘和培育青年人才典型,积极向上推荐“优秀青年卫士”、“新长征突击队(手)”、“五四青年奖章”、“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和“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等各类优秀青年人才。充分发挥获得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省级个人荣誉等我市青年人才的典型带动作用,为广大青年树立学习榜样。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在漳平共青团网站开设“漳平青年风采”专栏,激发更多的青年发奋成才。
二、抓载体。以深化共青团品牌活动为载体,团结和凝聚各条战线的青年人才,不断提高青年的素质和能力,引导青年在回报社会和服务人民的实践中自觉奉献、增长才干。结合我市工作主题,继续开展青年文化节、青年创业小额贷款业务、关爱进城务工青年、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等系列活动,为我市青年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三、抓平台。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努力搭建联络平台,不断推进优秀青年人才的举荐工作。探索创新青年人才讲坛、ybc青年创业项目等平台,扎实做好青年人才的摸底和推优工作。同时,积极做好“推优入党”工作,严把培养关、考察关和质量关,为党组织源源不断地输送后备力量,确保一大批优秀青年充实到党的队 1
伍中。
四、抓机制。大力指导有关单位创建“青年文明号集体”、“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积极做好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构建预防体系,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同时,加强对少先队、青年志愿者协会等青年社团运行机制的管理和指导,为青年人才的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切实为青年成长排忧解难。
2 共青团漳平市委2014年7月9日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