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电视剧老有所依观后感(精选多篇)

时间:2024-10-24 12:21:49
电视剧老有所依观后感(精选多篇)[本文共8801字]

第一篇:电视剧《老有所依》观后感

这几天看金牌导演赵宝刚的新剧《老有所依》情绪不是太好,这倒不是因为剧情不好,恰恰相反,因为剧情太能反映生活,太贴近现实,所以感触尤为深重,共鸣尤其强烈。此前一直被媒体、观众挂在纸间、嘴间的养老话题也瞬间变得不再那么遥远,甚至如此之近,让人不敢想象老了以后该怎么办?!

《老有所依》一开篇就将镜头对准了小人物的酸甜苦辣,更直击独生子女家庭上上下下所面对的各种难题。江木兰系超市主管,工作忙得不得了,老公吕希也忙忙碌碌,再加上一个女儿,一家三口虽繁忙却也透着令旁人艳羡的幸福与快乐。但这一切很快就被接踵而至的问题所打破:江木兰爸爸被车撞,住医院;年迈的爷爷没人管,走失在街头??“老无所依”的尖锐矛盾顿刻立显。好在女儿江木兰非常孝顺,冒着工作被责罚的危险坚持回家照顾老人,并将老人接到北京。与此同时,就医难等突出的社会矛盾也被摆上台面??但如果仅仅如此,江木兰的遭遇也不算太惨。接下来,她还有公公婆婆要伺候,要照料,还会有更多的矛盾与问题。

现实生活中诸如江木兰这样的七口之家并不少(妻子、丈夫、孩子+四位老人),小夫妻俩在接受各种工作重压的情况下还要兼具繁重的养老问题。尤其是当老人病重或出现什么意外情况的时候,那种压力足以令人喘不过气来。而由此带来的家庭纠纷、矛盾,甚至会让原本和谐的家庭濒临解体的边缘??而现实也真的就是这么残酷。这也难怪江木兰会对老公吕希慨叹——如果我还有兄弟姐妹该多好?!至少他们能为我照顾照顾老人,帮我分担一下。

其实,江木兰的爸爸、爷爷还算是幸运的。毕竟,女儿(孙女)很孝顺,(孙)女婿也不错,而且还能同住在北京。现实生活中比他们凄惨的老人还很多很多。子女不在身边或远在外地打工挣钱,自己有事没人照顾,尽管政府也在尽力做好养老工作,力图让每个人都老有所依,事实却很难很难。老无所依成了很多老年人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有人认为老有所依就是让老人有房住,有吃穿,有钱花,实际情况远非这么简单。老有所依的“依”,既有物质上的基本满足与保障,更要有情感、心理上的慰藉与温暖。但如今的70、80、90后都忙得跟什么似的,根本无暇顾及孤独的老人。很多子女由于种种借口每年也只能在节假日回家陪陪父母,然后又匆匆忙忙赶回单位??

很多人寄希望于政府能解决“老无所依”的现实问题,事实上政府也为此花了不少财力物力人力精力来面对这个棘手问题。但政府的行为也只能在物质方面给予老人有所依靠,比如建更多更好的养老院,医疗设施等等等等,情感、心理等关切血缘命脉的精神依靠只能由儿女或孙辈提供,这恰恰是真正解决“老有所依”的最终难题。

在刚刚闭幕的三中全会的公报上,“生二胎”的问题终于见到了一丝曙光,尽管还有不少条条框框,但已经能让人感到些许温暖与温情。而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脚步日渐加速,国家也在想方设法面对、正视“老有所依”的问题,并一直在付出努力,甚至出台了儿女必须回家看老人的法律法规,且让人看到了不少希望。但养老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长期任务,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彻底解决。从“老无所依”到“老有所依”,字面上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现实中要让“无”顺利过渡到“有”却还有更长的路要走,更多的事要做。

电视剧《老有所依》中的最终结局一定是中国式的合家欢,一干老人在经历了各种千辛万苦后也许都能真正享受到“老有所依”的天伦幸福。但现实还在继续,生活也要继续。《老有所依》所呈现出的美好愿景与最终实现如何能照进“老无所依”的现实,还需全社会的努力,尤其是儿女们的努力、关心、体贴、慰藉??而对于那些正在或即将老去的70后80后们来说,也应该提早为自己的老年生活做出规划。毕竟,一切大事小事事无巨细都靠政府和儿女其实都是很不现实的。

或许是因为年龄的原因,我特别喜欢看《老有所依》,也特别容易被带入进去。个人觉得《老有所依》的可贵之处在于比较真实地面对、反映“老无所依”的现实问题。尽管有些凄惨,甚至不忍直视,却都是活生生的现实。对这些问题,赵宝刚导演既没有夸大也没有回避,因而很容易在情感上引起共振与共鸣。发现问题,摆出问题,还原问题产生的根源,并建设性地提出一些可以借鉴的方式方法,因此,随着剧情的深入与高潮的叠加,《老有所依》所呈现出来的缕缕希望之光还是能够带给观众希冀与温暖的。

第二篇:电视剧《老有所依》观后感(一)

这几天北京、东方、安徽、浙江四大卫视黄金时间热播电视剧《老有所依》,我不但一节不拉地自己盯着看、且还拉着家人看、介绍给朋友看。无论白天黑夜眼前总会不自觉地浮现出剧中那个瘫在床上不能言语的老太太被保姆惨打的情景,一想起就心惊胆颤,以至于有天正儿八经地同儿子说起我们将来的养老问题,弄得孩子愣愣地看了我好久,最后扔下句你还这么年经想那些干吗呀?就头也不回地做自己的事了。

为什么我对这个剧如此着迷呢?其实这个剧说起来就是时下独生子女4+2+1的生活模式,三个家庭呈现出三种看似不同实质相似的老人生活,生活富足不愁吃穿的“作妈”;为儿子奉献了一切最终却被赶出家门的慈母;不想给女儿添麻烦却不经意间总是给女儿惹麻烦的纯朴父亲。表面是《老有所依》实质是老所无依。

孩子们不是不孝,实在是生活的压力逼得他们孝不起来,作妈方琼的子女条件都很好,她自己也是个退休的知识分子,生活优渥但精神空虚,为了引起别人的关心注意屡次买假药上当受骗,自己却心甘情愿,只因为骗子的花言巧语能逗她开心。在家里嫌保姆不好,到养老院仍是不合群,她的种种“作”就是为了引起女儿的注意,从而觉得自己没被人忽略,她就是觉得没人重视孤单寂寞无所依靠,她渴望与人交流,可孩子们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做,一天的工作做下来早已精疲力竭那还有闲情逸致与她聊天,她们只能尽量满足她的物质生活却无法将她的精神丰盈起来。

吕西一家是这个剧的重点描写对象,小两口是双独,他们自己也生了一个独生女儿,吕西的父亲意外身亡后留下了中风的母亲,这个母亲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不能动不能说只能整天躺在床上呆呆的看着一切,心知肚明就是口不能言身不能动,儿子媳妇要上班只好请了个保姆服侍,那个乡下女人将自已在家所受的怨气全都发泄到老太太的头上,对老人不是打就是骂,让老人忍饥挨饿,家里的好吃的全被她偷吃了,最可气的是她老公每打她一次她就会打老人一次,甚至将老人打得头破血流也不屑一顾,每次老人见到自己的儿子媳妇只是流泪想说却说不出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个保姆虚情假意的的演戏,看着这个老太太流泪我也跟着流泪,人要是走到了这一步真是生不如死啊。当最终老太太生命垂危再一次送到医院抢救时久不能开口的母亲拚尽全力从牙缝里崩出了“别救了!”三个字,这一刻儿子是心如刀绞推开大门一头冲到了门外泪如雨下。说句良心话这个儿子媳妇是相当孝顺的,但他们都是普通的职工,两头的父母加上自己的孩子以及房子等一系列的生活问题压得他们睡下去就不想爬起来,他们要工作要挣钱要照顾老 ……此处隐藏3741个字……国是个性格要强的人,他不想成为女儿的累赘,一直强撑着为木兰做事,但因为自己眼睛不好反而做了很多不妥当的事让木兰更加多虑。虽然木兰和吕希都是孝顺的孩子,怎奈两个还要精心工作的人照顾三个生活基本不能自理的老人谈何容易?以至意见相左分崩离弃。

作为退休干部,拿着高额退休金的方琼是个有点自私的老人,总希望孩子们以她为中心,时刻给予关心和爱护。但女儿们都有自己的事情,哪能事事依着她。尽管女儿们都有孝心,都想对母亲好,但家里有这么麻缠的老人任谁也是无法容忍的吧!最后只得把老人送到养老院。

田咪给世上所有的媳妇树了反面典型,看到那么温顺的婆婆受她虐待,恨得我咬牙切齿,可悲的是,现实中这种丧尽天良的儿媳妇还真是不少。不过一物自有一物降,也只有田咪这种不知天高地厚,胡搅蛮缠的人才能对付得了木兰那个同样自私自利,无恶不作,甚至遗弃爷爷的婶婶。至于她自己,最后终也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在我们这个文明的国度,儿女们对父母,大多数人还是很孝顺的,想尽自己的余力使父母安度晚年。但常为儿女着想的老人大都很敏感,光怕自己成为儿女的累赘,尽管木兰已经很小心,生怕触及到老人脆弱的心弦,但人非圣贤,再隐忍也有控制不住的时候,记得在青苔的小说离婚协议里有一句话:我们同情农民种菜的辛苦,但在买菜时还是会忍不住和她们讨价还价,……我们真心的爱我们的父母,但有时也会忍不住跟他们吵架。

父母儿女之间的代沟,永远都无法消弥,住在一起总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老人有老人的传统思想,儿女有儿女的生活方式,大家最好还是各有自己的生存空间,互不干扰。养老问题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这就需要养老院发挥作用了。

养老院,这么多年一直是个受争议的地方,进了养老院的老人,通常会被人认为是没有子女或者是子女不孝顺的老人。所以会让很多的人心存这样或那样的芥蒂。其实,大可放心,只要是互相都认可的,就像剧中的所有老人,在养老院中可以发挥自己的余热,不用给儿女添麻烦,还可以经常和儿女们聚聚,颐养天年,也真是个不错的选择!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看了电视剧《老有所依》演员苏廷石给我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他的表演太精彩了,把一个患老年痴呆症的老人演的惟妙惟肖,很多时候让人忍俊不禁。想起了他在电视剧《康熙王朝》里扮演的姚启圣,同样是个奇葩老头。但在高兴的同时,又忍不住的想,照顾这样的一个老人,确实是太不容易了。

剧中养老院把老人们的养老问题解决了,让他们老有所依。可是还是让我们很忧心,养老院是要钱的,城市里有退休金的老人,都要为养老的问题,绞尽脑汁,可想而知,农村里那些什么也没有的老人会遭糕到什么程度。虽然儿女们没工作或许可以照顾老人,但久病床前无孝子,这些老人才更值得社会关注。他们老了又能依靠谁呢?

第五篇:原创电视剧老有所依观后感

我看《老有所依》

晓晓草

41节的电视剧《老有所依》,真的看得我很心酸。我认为这部电视剧不仅仅在反映80后一代独生子女要面对的养老问题,它揭示了更大更根本的人生的问题:生、老、病、死。

作为赵宝刚的又一部力作《老有所依》,经过了《奋斗》、《北京青年》这次将剧情锁定了当下养老问题,当走过奋斗的青春,历经无悔的青年期,开始面对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而这样的阶段上有老下有小外加社会工作压力,生活怎能按部就班?

记得我准备看这电视剧的时候,我的一个同学说,她不想看,因为她不想面对自己的“老”这个问题,等到老了再看老的问题也不迟,现在看这个太伤感了。

事实真的是 这样吗?到老的时候我们再考虑“老”的问题还来得及吗?

人生就如这列列车,我们终究是要下车的,无论你是愿意或者是不愿意,你做好准备还是没有做好准备。只是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在何时何地必须下车而已……

我看这部电视剧,想到更多的就是我们如何面对我们的养老问题?

说实在的,我们的父母一辈,比起我们而言,真的是幸福多了,一般家庭至少有兄弟姐妹三个以上。遇到事情有人分担,有人商量,

老大事情忙有老二去做;儿子没有时间有闺女帮着;我们那一代人受到的教育基本还是很传统的教育,赡养父母,啃老为耻。不能说是愚忠愚孝,也谈不上什么道德楷模,至少受过一些教育的人都明白,必须做好自己该尽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这一代人很少会把我们的父母送进养老院之类的。

可是,我们的孩子,80后,90后的他们 ,独生子女,出生在改革开放后,他们的思想中有很强的自私欲和占有欲,他们是在父母的手心里长大的,父母把所有的爱都无私地给了他们,无论是他们眼里的“白富美”,还是“高富帅”,都以父母的财富在给自己贴金。这一代人的价值观和我们那一代人有着怎样的天壤之别?!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下,滋养了多少像于淼那样的一类啃老族啊!

作为中年的我们,我们不能不考虑我们自己的养老问题,靠国家 的那点养老金可以养老吗?物价上涨那么快,那点养老金能解决什么问题?靠我们的子女吗?等我们老了,我们的孩子要养4个老人,有可能还有上上一代的老人,作为独生子女的他们又放开政策,可以养第二胎,也就是说,他们至少要面对4个老的,2个小的,这压力何其巨大啊?他们自己2个小了负担已经是够大的了,哪还有精力、还有能力赡养我们老的呀?

我们60后一代的养老,必须要靠我们自己。这是我们现在不能逃避的一个问题,自己必须为自己养老尽可能多的做准备。

首先是经济问题。必须得为自己准备一点养老金的,在《老有所依》里我们看到,有很多问题都是用钱可以解决的问题。经济出问题,

问题是接踵而来,压力非凡。

其次是健康问题。不能今天挣钱透支我们的身体健康,为孩子是“富二代”而奋斗。我们健康出了问题,那我们的老年生活将是很没有任何质量和尊严可谈的。

衍生的问题就是思想问题。

一是要服老,接受自己终究会老的事实,不要老了和自己较劲;同样也要接受我们会离开这个世界的事实。也不会因为你怕死就可能不死。相反倒可能越是怕死越会死得早。生、老、病、死,都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

二是接受到养老院去生活的事实,我们的孩子是不可能有时间陪伴在我们的身边,也不可能做到“常回家看看”的,孩子的生存压力那么大,社会竞争那么激烈,哪有时间陪着老人去拉拉家常? 三是接受一种安乐死的选择。

就像剧中瘫痪的老人给子女留下了一封信,表示这辈子最后一个愿望,就是痛快得离开这个世界,不要忍受常年卧床的病痛折磨。她说:“年轻的时候,我身体很好,从来都是过得利索,活得痛快。我最怕的,就是不自在。我觉得怎样活着比活着更重要。如果我的身体不好了,就更加没有生活质量了。请儿女们一定要尊重我个人的意愿,让我利索得走。对我来说,痛快得离开,和痛快得活着一样重要。我希望能有这样的选择权!”

四年得有老伴、有老朋友、有老同学,这些是一辈子的财富。老年人需要心理和精神的独立,需要同龄伙伴的交流和倾诉。 不能总

缠着孩子。虽说我们养了孩子一个小,希望孩子养我们一个老,但我们学会两代人的沟通,还是非常的有必要的。

《电视剧老有所依观后感(精选多篇)[本文共8801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